从踏实学农到坚定事农的创业创新之路
黄超
2008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,现任太谷县绿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。从上大学至今一直在种植食用菌,推广食用菌项目及其技术,2012年被推选为“全国优秀创业就业个人”。十多年来,坚持“爱农、学农、为农”的情怀与“甘心做一个大学生农民”的信念,在农村艰苦创业,创新兴业,同时扶持与推动农民创业,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。下面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“双创”的感想与体会。
一、踏实学农,艰苦创业
当前全国正在大力倡导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,我认为,创业特别是青年人创业有三点最为重要,第一是具备踏实苦干的精神作风;第二是拥有扎实过硬的技术特长;第三是树立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。也唯有此,才能够“白手起家”,创业兴业。
大学期间我干过很多行当,买过电器,给农户建过沼气池,后来萌生了种植食用菌的想法。2007年,找到一座废旧的塑料大棚,东拼西凑了3000元开始平菇种植试验。第二年筹集10万元做平菇生产,但由于试验和生产脱节,技术与管理跟不上,投入都成了“学费”。面对失败我没有放弃,前后三次到省内菇场学习,和菇农同吃同住同劳动,虚心向菇农请教,认真剖析自己失败的原因。2009年再一次筹资10万元,建立了第二个温室大棚,租赁厂房,投料50吨,当年就转亏为盈,实现了平菇的周年生产。2010年增加到5个棚,2015年20个,年产鲜菇500吨,通过自营门店组织销售各类鲜菇1500吨,逐步满足太谷及周边县市市场需求。建立了自己的生产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,制定了山西省平菇、香菇和鸡腿菇的地方生产标准,共开发和掌握了11项新技术,申请专利6项,制定地方标准5项。
从我种蘑菇的那天起就从来不是一个人,而是一群人,一群相信劳动可以致富,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一群人,同时影响着很多人。蘑菇基地成了一座“教科研”基地,对接学生创业社团,带动了数百位大学生创业,学习掌握了食用菌技术,他们后来都回到农村发展创业,其中有几位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创业模范。
二、坚定为农,助农创业
一个人富裕不算真正的富裕,个人的价值实现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成功上,何况自己学的是农业技术,发展的是农业产业,只有将自己置于农村大舞台,融进农民的生产生活中,帮助农民创业,带领农民发家致富,才有更广的空间,更多的机会,更大的价值。于是,自己成功后,秉持“爱农、学农、为农”的理想信念,在山西省几十个县市推广食用菌种植项目及技术。
2009年,就联合农民成立太谷县绿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,带动本地15户从事食用菌生产。目前合作社社员已达110余户,年培植平菇400吨,香菇100吨。2014年合作社被农业厅命名为省级示范合作社。2010年受邀参加了和顺县化南沟村“华安菌菇创业园”项目建设,开始指导外地农民开展大规模的平菇种植。至今已经带动全省农户2000余户,遍布31个县市。累计发展农民生产基地30个。同时依托11项技术,在七个县市推广建成2000余个食用菌双拱棚;在两个县市推广了香菇菌种钉60万个、平菇菌种钉30万个。这些技术老百姓用得着、用得起,大大降低了菇农的生产成本,提高收益。总之,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与付出,有效地帮助了农民增收。
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,落实中央战略决策,在农村大力实施“精准扶贫”工程。我作为一名农村的孩子,一位农大培养的学生,一个立志当一辈子农民的青年,对此责无旁贷。在尊重农民创业意愿的基础上或应农民所需,一定会将自己的知识、技术、经验等拿出来,奉献给他们,推动更多的农民创业,对他们的项目负责,保证他们赚得了钱,致得了富,不返贫,为国家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